1.1 仪器与试剂
SX3-150-15型试金炉(最高加热温度1350 ℃),SC-15-12型灰吹炉(最高加热温度1200 ℃),黏土坩埚,镁砂灰皿,分析天平(感量0.001g),超微量天平(感量0.0001mg)。 氧化铅(粉状,主含量大于99.9%,金银杂质低且分布均匀,ωAu<0.001g/t;ωAg<0.1g/t);碳酸钠(工业纯,粉状);二氧化硅(分析纯,粉状);硼砂(工业纯,粉状);面粉(粉状);硝酸(优级纯,不含氯根);乙酸(分析纯);覆盖剂(碳酸钠与硼砂体积比2∶1)。
1.2 实验方法
1.2.1 焙烧除硒
称取2.0g(精确至0.001g)试样于预先加入7.5g二氧化硅的试金坩埚中,随同做空白实验,搅拌均匀,放入试金炉内,从室温升至750℃并保温灼烧30min。然后取出冷至室温。
1.2.2 配料
向冷却后的试金坩埚内加入20g碳酸钠、10g硼砂、加入3.2g淀粉,80g氧化铅搅拌均匀,覆盖约10mm 厚的覆盖剂。
1.2.3 熔融
将盛有样品及试剂的坩埚置于900℃的试金电炉中,关闭炉门。在50min内升温至1100 ℃,保温10min后出炉。将坩埚在铁板上轻轻敲击两三下,将熔融物倒入已预热且涂了油的铸铁模中。冷却后将铅扣与熔渣分离,将铅扣锤成立方体,称重(保持铅扣30~45g)。保留熔渣。
1.2.4 灰吹
将铅扣放入已在900 ℃试金炉中预热20min的灰皿中,关闭炉门2~3min,待熔融铅表面黑色膜退去后,半开炉门,控温在880 ℃进行灰吹,当合粒出现闪光点,灰吹结束,把灰皿移至炉门口,放置1min,取出冷却,用镊子取出合粒置于30mL 瓷埚中,保留灰皿。
1.2.5 洗合粒及称重
向盛有合粒的瓷埚中加入20mL冰乙酸(1+3),置于小电 炉 上 煮 沸 约 5 min,至 合 粒 表 面 无 残 渣。用蒸馏水洗涤干净并烘干,冷至室温,称重(精确至 0.001mg)。
向盛有合粒的瓷埚中加入20mL冰乙酸(1+3),置于小电 炉 上 煮 沸 约 5 min,至 合 粒 表 面 无 残 渣。用蒸馏水洗涤干净并烘干,冷至室温,称重(精确至 0.001mg)。
1.2.6 分金
将合粒置于平整的钢砧上锤成薄片,然后放回原瓷坩埚中。加入15~20mL热的硝酸(1+7),置于低温电热板上,保持近沸,直至反应停止,继续加热5~10min。将坩埚中剩余的液体小心倾倒出,加入15~20mL热的硝酸(1+1)于电热板上加热近沸,并保持 30 min左右,使银完全溶解,金粒变黄。倾出溶液,用水洗涤坩埚及金粒3~5次,低温烘干,然后将盛有金粒的瓷坩埚置于高温电炉上退火5min,取下,冷至室温后称量金粒的质量(精确至0.0001mg)。重量法测定金的含量,差减法测定银的含量。
将合粒置于平整的钢砧上锤成薄片,然后放回原瓷坩埚中。加入15~20mL热的硝酸(1+7),置于低温电热板上,保持近沸,直至反应停止,继续加热5~10min。将坩埚中剩余的液体小心倾倒出,加入15~20mL热的硝酸(1+1)于电热板上加热近沸,并保持 30 min左右,使银完全溶解,金粒变黄。倾出溶液,用水洗涤坩埚及金粒3~5次,低温烘干,然后将盛有金粒的瓷坩埚置于高温电炉上退火5min,取下,冷至室温后称量金粒的质量(精确至0.0001mg)。重量法测定金的含量,差减法测定银的含量。
免责声明: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,为了传递信息,我们转载部分内容,尊重原作者的版权。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,并非商业用途。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。